您好,欢迎来到人保! [ 登录 ] [ 免费注册 ] | 会员中心 | 收藏本站

绿色金融要做好顶层设计

2014-04-02 10:40   来源:

内容摘要:近日,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在新浪财经专栏发表署名文章“绿色金融要做好顶层设计”,文中表示,在融资管理中,要全面...

  近日,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在新浪财经专栏发表署名文章“绿色金融要做好顶层设计”,文中表示,在融资管理中,要全面树立“环境成本”理念,通过经济手段,实现有效调整,以保护和改善环境。现将全文转载刊发如下:

  绿色金融要做好顶层设计

  “绿色金融”的话题由来已久,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的广泛共识。究其原因,是人们在跨越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之后,渐渐回归理性,并开始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,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,思考人类的长期利益问题。

  与此同时,人们开始反思市场,也包括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及意义。资金本身是中性的,但资金融通则就反映了价值观。“逐利”本身无可厚非,但如一味、简单和盲目地“逐利”,则违背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制度存在的根本诉求。金融可以,更应当在社会的科学发展,在构建美好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  “美丽中国”是一个古老的新话题,山清水秀,和合共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向往。但过去的几十年,一个不争的事实是: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,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,而其中许多是不可逆的。因此,在这个历史时点提出“美丽中国”的命题,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反思的觉悟和呼吁。而在林林总总的过度开发、产能过剩和环境破坏的背后,似乎也都少不了金融的身影。这么说,并不是要“秋后算账”,而更多的是“拨乱反正”,是“以正视听”,为的是金融行业更好地思考如何担当责任和发挥作用。

  将“绿色金融”与“美丽中国”联系在一起,既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,更有其非常现实的意义。金融,作为现代经济的灵魂,通过资金的配置,对经济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因此,一个基本判断是“美丽中国”离不开“绿色金融”。行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实现“美丽中国”的目标中更好地发挥作用。首先,将“绿色”元素全面导入金融,特别是融入经营理念,构建绿色文化,是基础和关键。其次,将“绿色”元素贯穿到金融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,并成为一种全员的自觉行动。第三,将“绿色”元素通过金融行为传播并影响社会,成为时代的集体共识和行动。

  建设“美丽中国”的关键是要全面建立“环境成本”理念,通过经济和制度手段,有效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,形成对环境使用成本的合理负担和对环境破坏的硬约束,将“绿色绩效”作为评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。而“绿色金融”的使命是发挥自身在资金配置的主导作用,去实现“环境成本”的科学和有效分配,发挥“绿色金融”的杠杆功能。

  具体讲,在融资管理中,要全面树立“环境成本”理念,通过经济手段,实现有效调整,以保护和改善环境。首先,将“环境因素”作为融资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,将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意识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因素。对于严重破坏环境和资源的项目,应建立“一票否决”机制。

  其次,将“环境影响”进行经济量化,并作为融资定价的重要组成,通过差异化的利率机制,实行奖优罚劣,体现“环境成本”合理负担。第三,对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项目,应通过更加优惠的融资条件予以鼓励和支持。

  “绿色金融”不仅要体现在投融资管理的“直观层面”,更要通过“社会成本”的视角,去观察并降低环境成本,全面体现并发挥“绿色金融”的作用。金融已与现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,人们为了获得金融服务,无形中需要消耗大量的“环境成本”,特别是交通成本。

  因此,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提供更加便捷金融服务也是“绿色金融”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。近年来,我国金融行业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,特别是“电话银行”和“网络银行”项目的推广应用,在为客户提供便利的同时,大幅度降低了全社会金融消费的隐性成本。

  此外,车辆保险的“快速处理机制”也为和谐交通做出了实质性贡献。未来在这些方面仍有巨大的创新和提升空间,需要金融行业的共同和不懈努力。

  “绿色金融”同样存在“从我做起”的课题。随着金融行业的现代化,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金融行业的自身能耗和环境压力,并集中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和单证管理两个方面。在金融信息化的过程中,能耗已经成为行业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,如一家大型银行机房每年的电耗就数以亿计。

  而解决之道在于综合治理,需要从商业模式和技术选型,包括硬件设备、软件开发、运维管理等多个层面开展节能降耗。此外,金融行业也是纸张消耗的“大户”,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,如一家保险公司通过流程改造和应用信息技术,一年就减少用纸2.6亿张。因此,应用现代手段,特别是电子单证和二维码技术,实现无纸化是未来金融业面临的重大课题。

  “绿色金融”固然需要金融行业的自身努力,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,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,继而为“绿色金融”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。首先,应将“绿色金融”纳入改革的总体框架,做好顶层设计工作,确保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展开。

  其次,“绿色金融”需要制度保障,特别是相关法律制度,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是关键。第三,“绿色金融”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相关方面的协同和配合,疏通和理顺关系,形成一个“绿色产业链”是重要保证。第四,“绿色金融”将在一定程度挑战人们的传统金融消费观念,因此,国民的“绿色教育”是重要的基础,将“绿色”作为一种标准,一种时尚,“绿色金融”的普及就能够水到渠成。

  面向未来,“绿色金融”可谓是任重道远,面临许多挑战。但最大的挑战不是外在的各种困难,而是内在的认识、觉悟和责任意识。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是如何权衡“利”与“义”的关系,是见利忘义,还是舍生取义,是每一个金融企业面临的抉择。

  金融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更强的社会性,因此,需要更强的忧国忧民意识,需要更多的责任担当意识。只有将建设“美丽中国”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,将“绿色金融”作为行业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,才能够很好地发挥“绿色金融”的历史责任,不辱使命,为建设“美丽中国”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上一篇: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 促进现代保险服务业建设
下一篇:香格里拉古城遇大火 人保财险国内首款古建筑综合保险引关注
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京ICP证020322 京ICP备10011380号-2工信部
诚信网站